新能源汽車的大數據時代
時間:2018-07-12 14:04 閱讀:1090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工信部委托北京理工大學建設和運營的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日前發布信息,2018年7月5日,平台累計接入新能源汽車突破百萬(wan) 輛,這標誌著新能源汽車監管正式跨入“百萬(wan) 級時代”,也意味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大數據時代真正拉開帷幕。
百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接入國家監管平台
截至7月17日,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yu) 管理中心的數據顯示,接入監管平台的新能源汽車102.5萬(wan) 輛,超過全國新能源汽車全部保有量的一半。累計碳減排298.7萬(wan) 噸。
“百萬(wan) 級的接入量是新能源汽車行業(ye) 領域一個(ge) 重要的裏程碑,對行業(ye) 數據的監測與(yu) 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論及實踐意義(yi) 。”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秘書(shu) 長、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王震坡教授說。
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yu) 管理中心2017年由工信部委托北京理工大學建設和運營,該平台目前具備16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同步監控和管理能力,可以開展安全監管、數據分析、車輛管理和補貼核算等工作。以此監管平台為(wei) 核心,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科研機構、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等近200家單位組成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hui) 組織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致力於(yu) 推進相關(guan) 大數據挖掘分析、應用研究。
王震坡說:“按照相關(guan) 國家標準,監測平台對每輛車有61項指標統計。”監測管理中心可以實時看到車輛運行裏程、車輛運行軌跡、充電熱力圖、公交車能耗監測圖等。
王震坡介紹,根據2016年10月發布的國家標準,從(cong) 2017年1月1日開始數據采集。之前的一些老舊車型數據並未包括在內(nei) 。
為(wei) 保證數據的準確性,目前平台采用“企業(ye) —地方—國家”和“企業(ye) —國家”兩(liang) 個(ge) 途徑的傳(chuan) 輸,在國家平台,兩(liang) 組數據可互相驗證,防止數據的誤傳(chuan) 。
前幾年,新能源車“騙補”現象曾引起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一些企業(ye) 違反相關(guan) 法律法規涉嫌騙取財政補貼,部分車輛未銷售給消費者就提前申報補貼,不少車輛領取補貼後閑置。現在通過監測,可以準確地核算核查。
國際首創新能源車評價(jia) 指數體(ti) 係
目前世界上對新能源汽車的性能測評主要依據試驗場數據,而並非車輛運行數據。
但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依托監管平台百萬(wan) 輛車輛的運行數據資源,整合不同企業(ye) 、不同運行區域、不同運行條件、不同路況車輛行駛數據,結合車輛的運行使用狀態數據,形成新能源車評價(jia) 指數體(ti) 係。
王震坡說:“以監測平台百萬(wan) 級的新能源汽車實時運行數據為(wei) 基礎,在國內(nei) 乃至國際上都屬於(yu) 首創,指數體(ti) 係將提升整個(ge) 新能源汽車行業(ye) 技術的進步,增加民眾(zhong) 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
這一指數體(ti) 係對車輛的經濟性、安全性、可靠性、環境適應性進行星級打分評價(jia) ,分三級指標。目前,新能源車評價(jia) 指數體(ti) 係的算法已對外公布,同時也對京津冀地區的評價(jia) 指數進行了初步分析,形成了一定的成果。
“各企業(ye) 可依據聯盟推出的算法和基礎數據對本企業(ye) 車輛的評價(jia) 指數進行計算,對照平台發布的全國指數的平均值,找到本企業(ye) 的優(you) 勢和缺陷,以更好地生產(chan) 出符合國家標準的車輛。”王震坡說。
不過,這些數據並不直接服務消費者,而是主要服務於(yu) 政府決(jue) 策和行業(ye) 企業(ye) 。
此外,8月1日起,電池溯源管理平台將啟動運行,電池溯源管理根據動力電池的編碼,將相關(guan) 數據回傳(chuan) 。監測平台尚未納入的進口電動汽車也統一納入電池溯源管理平台。
7月初,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對新獲得《道路機動車輛生產(chan) 企業(ye) 及產(chan) 品公告》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和新取得強製性產(chan) 品認證的進口新能源汽車實施溯源管理,對梯次利用電池產(chan) 品實施溯源管理。對動力蓄電池生產(chan) 、銷售、使用、報廢、回收、利用等全過程進行信息采集。
大數據能否讓新能源汽車步入高質量發展之路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包含新能源、智能化、物聯網等眾(zhong) 多高科技內(nei) 容,代表著高端製造業(ye) 的最前沿,其未來發展直接關(guan) 係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的發展狀況。
傳(chuan) 統汽車廠商如寶馬、捷豹等,創新型科技公司如特斯拉等都在布局新能源汽車研發,但是作為(wei) 新興(xing) 技術,可以說全球車企都在摸著石頭過河。這意味著我國汽車企業(ye) 也處在同樣的起跑線上,這是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由大做強的重要突破口。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孫逢春介紹,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除了整車裝配以外,動力電池、充電技術等都已走在國際前列。
2017年年底,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汽摩中心團隊研發出國內(nei) 第一台最高轉速的新能源汽車變速器高速試驗台架,打破了國際壟斷。
2018年1月,上汽集團完全自主研發的“低能耗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關(guan) 鍵技術及其產(chan) 業(ye) 化”項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新能源汽車是“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中的重點發展領域。各級政府在政策、資金、產(chan) 業(ye) 化等方麵都有傾(qing) 斜。上海、深圳、重慶、廣東(dong) 、黑龍江等多地紛紛出台補貼和獎勵政策,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企業(ye) 和市場保有量也在快速增長,我國已經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國和銷售市場。
那麽(me) ,新能源汽車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真正成為(wei) 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的突破口?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當然是重中之重。
在這一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yu) 管理平台以及基於(yu) 此形成的大數據分析和新能源車評價(jia) 指數體(ti) 係其意義(yi) 不言自明。不僅(jin) 可以使政策更加精準有效,也為(wei) 企業(ye) 提供了真正具有幫助意義(yi) 的高品質服務。
不過,新能源汽車大數據平台建設本身也是新生事物,還麵臨(lin) 不少挑戰。
孫逢春在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成立之初就說,新能源汽車涉及的職能部門眾(zhong) 多,包括工信、科技、環保、發改、交通、公安、國防等,製度和規劃層麵缺少總體(ti) 統籌和製度設計;地方政府認識差異較大,數據平台存在碎片化風險。
新能源汽車大數據平台還存在進一步完善體(ti) 係架構、明確數據傳(chuan) 輸範圍、統一自主品牌與(yu) 中外合資以及進口等車輛管理、規避國家數據安全和測繪法等諸多風險問題。

關(guan) 注公眾(zhong) 號
獲取更多行業(ye) 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於網絡,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係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
- 上一篇:什麽是市場機會分析評估?
- 下一篇:成都新型融資綜合服務平台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