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民企相互配合 推進兼並重組戰略性組合
時間:2020-09-28 22:46 閱讀:1022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9月27日,全國國有企業(ye) 改革三年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hui) 議在北京召開。會(hui) 議要求,要通過實施三年行動,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和以管資本為(wei) 主的國資監管體(ti) 製等方麵取得明顯成效。會(hui) 議提出,國企民企要相互配合,推進兼並重組和戰略性組合。
明確提出五方麵要求
會(hui) 議指出,國有企業(ye) 改革三年行動是未來三年落實國有企業(ye) 改革“1+N”政策體(ti) 係和頂層設計的具體(ti) 施工圖,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要辦事的。做好這項工作,對做強做優(you) 做大國有經濟,增強國有企業(ye) 活力、提高效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都具有重要意義(yi) 。
會(hui) 議要求,要通過實施三年行動,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和以管資本為(wei) 主的國資監管體(ti) 製、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you) 化和結構調整、提高國有企業(ye) 活力和效率等方麵取得明顯成效。一是國有企業(ye) 要成為(wei) 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市場主體(ti) 。國有企業(ye) 首先必須發揮經濟功能,創造市場價(jia) 值,更好為(wei) 黨(dang) 和人民服務。要加強黨(dang) 的領導,落實董事會(hui) 職權,健全市場化經營機製,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製改革。二是要在創新引領方麵發揮更大作用。創新決(jue) 定命運,硬實力暢通大循環。要以創新為(wei) 突破口,進行大膽充分的激勵,在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高端人才引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等方麵有更大作為(wei) 。三是要在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水平上發揮引領作用。國有企業(ye) 要對民營企業(ye) 健康發展發揮帶動作用和重要影響力。根據不同行業(ye) 集中度要求,推動形成比較好的市場結構。國企民企要相互配合,推進兼並重組和戰略性組合。中央企業(ye) 要堅決(jue) 壓縮管理層級,防控好各類風險。四是要在保障社會(hui) 民生和應對重大挑戰等方麵發揮特殊保障作用。要推動國有資本在提供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建設和公益性等關(guan) 係國計民生的關(guan) 鍵領域發揮更大作用,作好製度安排。對國有企業(ye) 承擔公益類業(ye) 務,要進行分類核算和分類考核。建立健全符合國際慣例的補貼體(ti) 係。五是要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方麵發揮基礎性作用。要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wei) 有所不為(wei) ,推動國有資本向關(guan) 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ye) 和關(guan) 鍵領域集中,讓國有企業(ye) 真正起到抵禦宏觀風險的托底作用。
會(hui) 議強調,要強化部門責任落實,建立責任製,發揮地方積極性,創造性落實方案,發揮國有企業(ye) 負責人的企業(ye) 家作用,推動國有企業(ye) 改革取得實效。
國資委高層密集調研
記者從(cong) 國資委了解到,國務院國資委黨(dang) 委委員、秘書(shu) 長彭華崗日前赴上藥集團信誼藥廠調研,並召開部分“雙百企業(ye) ”“科改示範企業(ye) ”專(zhuan) 題座談會(hui) 。彭華崗表示,當前國資國企改革處在關(guan) 鍵曆史階段,國企改革“1+N”政策文件不斷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也已全麵啟動。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推動各項任務落地,關(guan) 鍵之一就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敢於(yu) 打破各種不合時宜、阻礙發展的“條條框框”,在體(ti) 製機製上取得突破。“雙百企業(ye) ”和“科改示範企業(ye) ”要有強烈的改革動力,充分把握改革機遇,大膽闖、大膽試、大膽改,真正將自身打造成為(wei) 改革尖兵,中央企業(ye) 集團公司和地方國資委要對其鼓勵支持,進一步加大授權力度。
彭華崗還赴中國寶武調研,詳細了解中國寶武及所屬的“雙百企業(ye) ”寶鋼股份、“科改示範企業(ye) ”寶信軟件深化改革有關(guan) 工作情況。彭華崗強調,中國寶武要深入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各項部署要求,聚焦重點難點任務集中攻堅,切實發揮改革綜合成效,加快成為(wei) 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鋼鐵產(chan) 業(ye) 資本投資公司和全球行業(ye) 引領者。記者 劉麗(li) 靚

關(guan) 注公眾(zhong) 號
獲取更多行業(ye) 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於網絡,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係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