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你會市場調研
時間:2018-09-12 14:56 閱讀:1208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市場調研成為(wei) 一門獨立學科,是上個(ge) 世紀五十年代的事情。今天,雖然市場調研已經成為(wei) 很多谘詢公司接項目的標配,但是在國內(nei) ,能夠把市場調研做得非常專(zhuan) 業(ye) 的公司,依然屈指可數。
市場本身是一個(ge) 海量的對象,要窮盡所有對象,也就是市場調查中所謂的樣本,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即使號稱無所不能的雲(yun) 計算、大數據,也隻能對聯網和在線數據進行抓取,那些線下的、無法量化的動作、行為(wei) 、表情和現象,技術的天然缺陷依然無能為(wei) 力。因此可以說,市場調研的誤差出現,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對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men) 要學會(hui) 首先臣服。在臣服的前提之下,我們(men) 再去找到麵對或者叫應對的方法。換句話說,市場調研的誤差無法避免,那麽(me) ,找到誤差的成因和縮小誤差的方法,才是一條提高市場調研質量的可行之法。
我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市場調研誤差形成的八個(ge) 成因及應對方法。
1、調研員的主觀原因
一個(ge) 訓練有素的人和一個(ge) 訓練無素的人,最大的差別在於(yu) :一個(ge) 訓練有素的人,在表達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即使是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對象,他都是使用相同的邏輯和方法,進行有條理的表述;而一個(ge) 訓練無素的人,即使是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一對象,即使是在說同一件事情,他能不能把這個(ge) 事情講明白,完全取決(jue) 於(yu) 他的心情和狀態。好的時候,他能把事情說得文采飛揚;不好的時候,既可能說錯,也可能說漏。市調人員的素質,是形成市調誤差的第一個(ge) 原因。
比如,在針對保健品項目的調研中,針對複購率偏低,我們(men) 通常會(hui) 詢問調研對象,為(wei) 什麽(me) 沒有選擇二次購買(mai) ?調研對象常見的反饋之一是:感覺這個(ge) 產(chan) 品沒有什麽(me) 效果,所以沒有再次購買(mai) !沒有調研的經驗的人,要麽(me) 不再進行追問,要麽(me) 追問:“為(wei) 什麽(me) 會(hui) 覺得沒有效果呢?”這樣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會(hui) 遇到調研對象的抵觸:沒有效果就是沒有效果,哪裏來的為(wei) 什麽(me) ?
但是,如果改為(wei) 問:您說的沒有效果,是指的哪些方麵呢?調研對象容易從(cong) 個(ge) 人感受阿奎是描述,比如:原來每個(ge) 月都會(hui) 感冒一次,現在還是每個(ge) 月要感冒一次!這個(ge) 時候,我們(men) 就從(cong) 發現調研對象不願意進行二次複購,轉為(wei) 發現調研對象是在用每個(ge) 月的感冒次數衡量產(chan) 品的效果。這就為(wei) 我們(men) 解決(jue) 問題找到了路徑之一。
調研員本身的能力原因形成的誤差,通常需要經過製定嚴(yan) 格的調研計劃,和統一的培訓來控製誤差,調研人員說什麽(me) 、做什麽(me) 、做到哪一步,經過調研計劃者的試調研修正,以及製定規範的調研動作,都能夠最大程度上縮小這樣的誤差。
2、調研員的客觀原因
除了調研員的主觀原因外,還有一些調研人員的客觀原因會(hui) 形成調研誤差,而這些客觀因素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長得比較帥的男性調研員,在對女性用品的需求和使用意願的調研中,女性調研對象就比較容易隱藏產(chan) 品的真實用途。比如早年針對女性剃毛器使用頻率的調研,很多女性受訪者都會(hui) 隱瞞真實的剃毛器使用頻率,尤其是在麵對比較帥的男性調研人員的時候。
要減少這樣的誤差,最好是能夠針對調研的行業(ye) 、問題、人群進行測試性的研究。如果缺乏這樣的能力,還有一個(ge)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執行調研的人員,外貌特征越普通越好,既不要太帥,也不能太醜(chou) ,扔到人群裏,最好是找不出來的那種。
3、被訪者的主觀原因
受訪者的主觀原因,主要是指受訪者的配合度。有些受訪者對調研活動天然的反感,一聽說是市場調研,本能的拒絕。有些人即使被迫接受調研(比如公司內(nei) 部的調研),在配合度和意願上心存抵觸,這也是導致誤差出現的原因之一。
要避免這樣的誤差,一是要盡可能羅列出受訪者拒絕的原因,做好提前性的預案。比如針對“我沒時間”、“我不知道”、“我不是專(zhuan) 家”這樣的托詞,標準的化解方法是什麽(me) 。另外一方麵,在調研的時間、地點、環境、獎勵設計上,要考慮行業(ye) 特性。比如,針對建材零售門店的調研,周一至周五的下午,門店的老板一般有空。更確切點,周一至周五的下午四點到五點半是最佳時間。因為(wei) 下午一點左右,門店的老板們(men) 在吃飯;兩(liang) 點到三點,很多老板又在睡午覺。
4、被訪者的客觀原因
相對於(yu) 被訪者的主觀拒絕,被訪者的客觀原因,更容易導致誤差的形成。所謂被訪者的客觀原因,是指被訪者的個(ge) 人色彩太強,影響了樣本的均衡性,導致誤差形成。
比如,在有一些消費者座談中,或者一對一的調研拜訪中,有些人因為(wei) 職業(ye) 和經曆的原因,特別善於(yu) 表達,而且因為(wei) 自身表達能力很強,語言又極富特色,很容易影響、感染其他座談的消費者,甚至是調研人員的判斷。最後調研結果,成了某個(ge) 人的感受,這種誤差也比較常見。
所以,我們(men) 在日常的調研執行過程中,一般都會(hui) 對受訪者職業(ye) 、甚至行業(ye) 進行區分,比如受訪者是不是同行,又比如受訪者如果是記者、律師、培訓師等這樣的職業(ye) ,就會(hui) 進行有目的的篩選。
5、抽樣範圍不完整、不規範,導致抽樣對象重複
對於(yu) 調研對象,一個(ge) 樣本代表一種狀態,原則上每個(ge) 樣本也隻能出現一次。但是由於(yu) 抽樣範圍和抽樣方法的設計缺陷,也會(hui) 帶來抽樣結果的偏差。
比如,如果我們(men) 用電話作為(wei) 抽查索引時,就可能出現同一個(ge) 人接受兩(liang) 次以上的調查,因為(wei) 現代社會(hui) 一個(ge) 人擁有兩(liang) 個(ge) 號碼的情況越來越多;或者我們(men) 在進行門店調查時,采用一個(ge) 門店作為(wei) 一個(ge) 樣本的方式,同樣也可能導致擁有多個(ge) 門店的老板,成為(wei) 反複的調查對象。
要降低這樣的抽樣誤差,在抽查索引的設計時,就要考慮一對一的唯一性原則。比如身份證號碼就能執行比較好的唯一性原則。又或者,在數據處理前,就先將調研樣本進行同類項合並處理。
6、受訪者關(guan) 係控製不當,導致誤差產(chan) 生
除了前麵講到的受訪者職業(ye) 特征導致的誤差,還有一種受訪者關(guan) 係會(hui) 影響到調研結果。在一對多的調研(比如消費者座談)過程中,兩(liang) 個(ge) 甚至多個(ge) 受訪者同時受訪,而要命的是,受訪者之間還是親(qin) 、朋、同、熟(親(qin) 人、朋友、同學、熟人)的關(guan) 係,顧忌於(yu) 麵子、親(qin) 情、關(guan) 係,很多受訪者都不願發表與(yu) 關(guan) 係人相反的言論和態度,這可能導致某些重要的調研信息喪(sang) 失,也是造成調研誤差的原因之一。
對於(yu) 一對多方式的調研,在邀請受訪樣本時,就應該設置關(guan) 係確認這一項。即把可能的受訪對象與(yu) 每位受訪者進行關(guan) 係確認。對於(yu) 被迫進入一對多的調研時,比如正在對門店受訪者進行調研,受訪者的老婆走過來,對問題開始發表見解,這就可能極大程度上影響受訪者的判斷。這個(ge) 時候,最好的辦法是,提前打一個(ge) 預防針,對受訪者的老婆說:“我們(men) 正在進行市場調研,十分鍾後我們(men) 也希望邀請您接受我們(men) 的采訪,不知道您是否願意先給我十分鍾,完成對您老公的調研?”
7、統計方法形成的誤差
稍微有些統計學基礎的人都知道,任何統計方法的要義(yi) 在於(yu) 減小誤差,而不是消滅誤差。凡是涉及到抽樣,誤差就不可避免。比如說線性回歸方程的設計,就考慮到了要減少周期性誤差、季節性誤差以及其他誤差,很多方程的設計本身都會(hui) 有一個(ge) 誤差範圍。
所以調研人員隻要知道,統計方程的設計,本身就考慮了誤差的存在,所以,隻要是用的統計學方法,誤差就不可避免。
8、樣本本身需要修正
承諾和行動是兩(liang) 回事,雖然二者在某種程度上會(hui) 有一定的一致性。調研結果的本身如果不經過任何處理,拿來就用,就很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在我們(men) 經常遇到的消費者意願調研中,我們(men) 一般把消費者意願分為(wei) “肯定會(hui) ”、“極有可能會(hui) ”、“可能會(hui) /可能不會(hui) ”、“極有可能不會(hui) ”、“肯定不會(hui) ”五大類。在統計最後結果時,如果完全按樣本比例來推算市場潛力的話,將有70%以上的消費者會(hui) 采取購買(mai) 行動。但是,完全按照這個(ge) 結果來執行的話,很有可能造成產(chan) 品積壓。因此,按照“承諾行動不一致”原則,對這樣結果的處理,調研經驗是將“肯定會(hui) 購買(mai) ”的消費者數量用0.8來修正,對“極有可能會(hui) ”的消費者用0.3來修正,最後會(hui) 采取購買(mai) 行動的消費者比例應該是31%。

關(guan) 注公眾(zhong) 號
獲取更多行業(ye) 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於網絡,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係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
- 上一篇:網約車市場調查:安全隱患仍不少
- 下一篇:什麽是民族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