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妝行業市場調查:消費需求急速增長專業人才缺失製約國貨品牌發展
時間:2019-10-17 14:27 閱讀:1195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不化妝的女生,也會(hui) 買(mai) 口紅,這就是彩妝的魅力。本來女性消費者對彩妝的買(mai) 買(mai) 買(mai) 已經是人類無法阻止的現象之一,現在男性消費者也加入了彩妝購買(mai) 大軍(jun) ,彩妝行業(ye) 的火爆真的令人驚呆。
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8月,中國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為(wei) 33896億(yi) 元,同比名義(yi) 增長7.5%(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5.6%,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wei) 名義(yi) 增長)。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0845億(yi) 元,增長9.3%。
累計方麵,2019年1-8月,中國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62179億(yi) 元,同比增長8.2%。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237056億(yi) 元,增長9.1%。
從(cong) 化妝品零售情況來看:2018年全年中國化妝品零售額達到了2619億(yi) 元,同比增加9.6%,高於(yu) 同期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0.6個(ge) 百分點。截止至2019年8月中國化妝品零售額為(wei) 232億(yi) 元,同比增長12.8%。累計方麵,2019年1-8月中國化妝品零售額達到1893億(yi) 元,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7%。市場調查預計,2019年全年全國化妝品零售額將超2700億(yi) 元。
彩妝消費的迅速崛起
你聽說過“口紅效應”嗎?所謂“口紅效應”是指“低價(jia) 產(chan) 品偏愛趨勢”,在美國,每當經濟不景氣時,口紅的銷量反而會(hui) 直線上升,於(yu) 是有人總結出“口紅效應”。這個(ge) 現象過去可能有點道理,但實際上,口紅作為(wei) 彩妝產(chan) 品的一個(ge) 種類,銷量其實能反映的不過是,消費者對彩妝的需求在迅速崛起。
2013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國,隨後這幾年,人們(men) 越來越重視自身形象,甚至標榜“顏值即正義(yi) ”,顏值經濟時代,彩妝已經成為(wei) 一種剛性需求,無論男女。
請正火的男星代言彩妝產(chan) 品,“斬男色”的熱賣。有人說,彩妝品牌掏空了女性消費者兜裏的錢還不滿足,還要推出適合男性消費者的產(chan) 品。
美妝連鎖零售商絲(si) 芙蘭(lan) 今年8月推出了首個(ge) 男士彩妝係列,涵蓋BB霜、素顏霜、遮瑕棒、眼影筆、眉膏和唇膏等產(chan) 品。這並不新鮮,畢竟香奈兒(er) 在去年就推出了男士化妝品係列Boy de Chanel,包括四個(ge) 色號的粉底液、啞光保濕潤唇膏和四個(ge) 色號的眉筆。
據統計,2017年全球男士化妝品市場的規模就已經達到了577億(yi) 美元,約合人民幣4000億(yi) 元。據預測,到2023年,全球男士化妝品市場將達到786億(yi) 美元,約合人民幣5400億(yi) 元,這不僅(jin) 包括潤膚霜,還有粉底霜、古銅色化妝品和眉粉等產(chan) 品。社交媒體(ti) 是推動男士美容發展的一個(ge) 重要因素。調查公司尤格夫的數據顯示,英國約有20%的男性經常化妝,其中約1%的人每天都化妝。
無論男女,彩妝消費的需求都在急速增長,這就難怪,明星都想進軍(jun) 彩妝界,就連藥企也盯住了這塊“肥肉”。美國流行音樂(le) 歌手蕾哈娜,近三年沒發新歌了,從(cong) 2016年開始“創業(ye) ”,創立了自己的彩妝品牌,還進駐了天貓國際,就算不發新曲,也可以靠著帶貨能力在彩妝界賺個(ge) 盆滿缽滿。說到藥企跨界彩妝,自從(cong) 2018年末故宮和華熙生物聯合推出故宮口紅受到熱烈追捧後,2019年賣痔瘡膏的馬應龍也將小手伸向了彩妝,推出三款口紅產(chan) 品。而就在近日,999皮炎平官方旗艦店上線三款口紅,分別為(wei) “鶴頂紅”“夕陽紅”和“夠坦橙”。
稍微盤點一下,“不二家”、亞(ya) 馬遜、ZARA都在涉足彩妝界,難怪有消費者呼籲“跨界放過彩妝”,實在是擔心彩妝被玩兒(er) 壞了,本來彩妝品牌已經琳琅滿目了,製糖的製藥的都來踩一腳,消費者著實難以招架。
彩妝營銷之變
打開微博,開屏廣告是口紅。點擊熱搜,“中秋彩妝”自帶標簽上榜。想在視頻端看個(ge) 電影,先得看15秒眼影廣告。反倒是,電視上的彩妝廣告日漸減少,消費者走進商場,彩妝櫃台傳(chuan) 統的彩妝銷售迎麵問:“買(mai) 網紅款嗎?”
不知不覺,彩妝銷售已經開始線上營銷競爭(zheng) 。kol——關(guan) 鍵意見領袖,特別是在彩妝銷售方麵,可以說是引領著消費者認知名牌,購買(mai) 產(chan) 品。
這一切始於(yu) 歐萊雅集團開啟的社交營銷項目。2016年10月,歐萊雅在中國市場啟動 “BA(美妝顧問,Beauty Advisor)網紅化”。2017 年,歐萊雅與(yu) 天貓美妝、中國初創公司美 ONE達成合作,篩選出 200 位專(zhuan) 櫃 BA 進行培訓,讓其成為(wei) 淘寶上的博主。項目根據BA的個(ge) 人形象、語言表達能力、專(zhuan) 業(ye) 技能等,培養(yang) BA在直播中的品牌推廣、銷售能力。
“口紅一哥”李佳琦就是這樣被打造出來的。2018年上半年,李佳琦在天貓上做了80場直播,為(wei) 歐萊雅直接貢獻了千萬(wan) 元的銷售額。5分鍾賣15000支口紅,全網粉絲(si) 已近5000萬(wan) 。有一段時間,消費者露露不敢看李佳琦的直播,“最怕他說買(mai) 買(mai) 買(mai) 和哦買(mai) 噶”,露露說。這種感受非露露一人獨有,站在櫃台邊消費時異常冷靜的消費者,在網購時卻盡顯瘋狂。
盡管彩妝界早就試水線上營銷,但李佳琦的成功和巨大影響力直接加劇了線上營銷競爭(zheng) 的激烈程度,激烈競爭(zheng) 的背後亂(luan) 象也頻頻爆出。
直播、微商等平台售假問題一直被詬病,其中化妝品營銷虛假宣傳(chuan) 、質量問題、假貨橫行等種種亂(luan) 象,成為(wei) 投訴重災區。網上曝出的各種負麵消息中,常見“有害物質超標”“虛假宣傳(chuan) ”“維權困難”等關(guan) 鍵詞,而一些內(nei) 容電商平台受此拖累,被應用商下架要求整改。
國貨急於(yu) 突圍難於(yu) 創新
最近的美妝公眾(zhong) 號仿佛約好了似的,都在推薦國產(chan) 彩妝,“必須拔草的國貨彩妝”“30元以內(nei) 必買(mai) 的國貨口紅”。數不清的品牌,讓人眼花繚亂(luan) 的產(chan) 品,但總體(ti) 來看,離不開“平價(jia) ”這一特點。也正因為(wei) 平價(jia) ,國產(chan) 彩妝品牌近來異軍(jun) 突起,在阿瑪尼,魅可,聖羅蘭(lan) 這些歐美大牌嚴(yan) 防死守的彩妝陣地嶄露頭角。
2018年雙十一,完美日記8小時銷售破億(yi) 元,占據天貓美妝雙十一市場份額的3.3%,單品銷量過200萬(wan) 件。雙十一天貓美妝榜上有名的還有稚優(you) 泉和瑪麗(li) 黛佳,銷售表現不俗,在絲(si) 芙蘭(lan) 裏甚至都開了國貨彩妝的架櫃。
不過,結合小紅書(shu) 、微博裏的美妝博主推薦可以發現,國貨彩妝雖然價(jia) 格親(qin) 民,但同質化嚴(yan) 重,科技含量不高。從(cong) 目前情況看,我國化妝品企業(ye) 研發投入少,國貨彩妝單品多以模仿國外產(chan) 品為(wei) 主,缺乏創新和創意。
中投顧問化工行業(ye) 研究員李加楠對此曾表示,國外許多著名品牌對產(chan) 品研發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如巴黎歐萊雅在法國、美國和日本有大量的專(zhuan) 業(ye) 研究室,雇傭(yong) 了超過2700名科學家和技術支持人員,而國內(nei) 很多化妝品品牌對科技研發不夠重視。
而一位國產(chan) 化妝品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認為(wei) ,國產(chan) 彩妝不做高端是因為(wei) “不敢嚐試、不敢投入,害怕失敗、害怕得不償(chang) 失”。
梳理一下可以看出,無論是完美日記還是瑪麗(li) 黛佳等國產(chan) 彩妝品牌,在營銷上的投入都是巨大的。品牌急於(yu) 迅速擴張占領市場,大多選擇多渠道營銷,從(cong) 小紅書(shu) 到微博到微信公眾(zhong) 號,一波一波的“種草”背後是人民幣的燃燒。這種經營的後果則是,銷量巨大讓人眼紅,毛利薄弱讓人心寒,沒有盈利就更沒有資金投資研發,形成惡性循環。
另一方麵,國產(chan) 彩妝人才缺失也製約了國產(chan) 彩妝的發展。化妝品甚至彩妝研發領域的專(zhuan) 業(ye) 人才的培養(yang) 及儲(chu) 備嚴(yan) 重不足,在與(yu) 國外彩妝品牌的激烈競爭(zheng) 中難免力不從(cong) 心。

關(guan) 注公眾(zhong) 號
獲取更多行業(ye) 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於網絡,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係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