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物市場調研:北京垃圾分類工作提速以立法方式讓軟約束硬起來
時間:2019-10-23 11:38 閱讀:1186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北京市垃圾分類工作提速
繼上海實施垃圾強製分類後,北京市垃圾分類工作也在提速。《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正案(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修正案》)日前公開征求意見。誰來管,怎麽(me) 分,拒不分類的怎麽(me) 處罰?《修正案》提出了總體(ti) 管理要求、完善源頭減量措施、強化分類投放要求、進一步發揮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作用等。
1、 政府統籌,多部門聯動協同推進
根據2017年公共事物市場調研,202個(ge) 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chan) 生量為(wei) 20194.4萬(wan) 噸,處置量達到20084.3萬(wan) 噸,處置率達99.5%。202個(ge) 大、中城市中,城市生活垃圾產(chan) 生量最大的是北京市,產(chan) 生量為(wei) 901.8萬(wan) 噸,其次是上海、廣州、深圳和成都,產(chan) 生量分別為(wei) 899.5萬(wan) 噸、737.7萬(wan) 噸、604.0萬(wan) 噸和541.3萬(wan) 噸。前10位城市產(chan) 生的城市生活垃圾總量為(wei) 5685.8萬(wan) 噸,占全部信息發布城市產(chan) 生總量的28.2%。
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檢測分析室主任劉欣豔表示,隨著垃圾總量增加,後端處理壓力頗大。2019年,北京垃圾處理總量預計突破1000萬(wan) 噸,廚餘(yu) 垃圾約占1/2。目前北京生活垃圾處理主要采用焚燒、填埋、堆肥等方式。預計2019年,北京垃圾填埋的處理能力不到200萬(wan) 噸,焚燒、堆肥處理能力分別約為(wei) 600萬(wan) 噸、200萬(wan) 噸。目前,還有幾座垃圾焚燒廠正在建設中。
《修正案》明確實行生活垃圾處置總量控製,細化了政府各相關(guan) 部門的監管職責,如北京市政府統一領導全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市發改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製定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及無害化處置的政策,協調生產(chan) 者責任延伸製度的落實;市城管執法部門負責對查處違反生活垃圾管理規定行為(wei) 的指導和監督等。
“垃圾分類,特別重要的是政府統籌、部門聯動、協同推進。”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說,過去推動垃圾分類,常常把責任壓在某一個(ge) 部門身上,但該部門的權限非常有限,難以調動那麽(me) 多資源去推動如此複雜的事情。因此,通過黨(dang) 政一把手或主要分管領導親(qin) 自抓、去推動,調動各相關(guan) 部門參與(yu) 到分類工作中來,推進的阻力會(hui) 小一些、力度會(hui) 大一些,進度會(hui) 快一些。
劉建國說,還要建立生產(chan) 者責任延伸製度,將來可讓一些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商和平台承擔更多責任,比如垃圾快速增長的快遞、外賣行業(ye) ,倒逼生產(chan) 商和平台想辦法改進包裝,促進包裝垃圾的減量。《修正案》還規定,餐飲經營單位、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和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或日用品,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逾期不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2、按四分法,完善源頭減量措施
《修正案》針對生活垃圾定義(yi) ,采用的是廚餘(yu) 垃圾(餐廚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四分法,主要是增加了“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投放類別。
劉建國說,有害垃圾的數量不大,危害性卻比較大,必須列入強製分類的類別中;我國的生活垃圾有一突出特點,即廚餘(yu) 垃圾占比較高,對後端處理係統幹擾較大,導致後端處理時汙染較重、效率相對較低,因此,也需把它單獨區分出來;可回收物,相對來講價(jia) 值高一些,市場上也有一個(ge) 較為(wei) 成熟的回收利用係統,將之納入到規範管理中,相對容易做到。
“把有害的、有用的、有幹擾的東(dong) 西分出來,剩下的就是其他垃圾,分類就自然成了四分法。”劉建國說,雖然每個(ge) 國家分類的標準和方法不太一樣,但大體(ti) 上也是把有害、有用的垃圾分出來,然後其他垃圾進入到規範的處理設施當中。“能把這四分法做好,完全能滿足目前的基本要求。因此,當前最重要的是讓大家都能參與(yu) 到垃圾分類中來,慢慢養(yang) 成習(xi) 慣,並在此基礎上,再一步一步提高要求,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地去推動。”
劉欣豔說,目前,在北京處於(yu) 主力地位的垃圾焚燒發電處理技術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特別是,當前廚餘(yu) 垃圾隻能和其他垃圾一起做焚燒處理,分類後廚餘(yu) 垃圾的預處理、後端技術研發和實施非常緊迫。
《修正案》還要求完善源頭減量措施,分別規定黨(dang) 政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推行無紙化辦公,不使用一次性杯具等用品;單位和個(ge) 人也應減少使用或按照規定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優(you) 先采購可重複使用和再利用產(chan) 品;快遞企業(ye) 、電子商務企業(ye) 使用或引導消費者使用環保包裝,同時規定北京采取措施積極推行淨菜上市,大型蔬菜果品批發市場、農(nong) 貿市場、物流配送中心按照標準配置垃圾就地處理設施。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程師、住建部環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海雲(yun) 認為(wei) ,在慣用的四分法大前提下,進行垃圾分類的城市也可根據地區習(xi) 慣和處理技術來選擇投放類別。廚餘(yu) 垃圾的收集處理建設規模也應以需求為(wei) 導向,“根據有多少土地可以接納有機堆肥,決(jue) 定廚餘(yu) 垃圾收集處理規模,避免像韓國、日本廚餘(yu) 垃圾收集後沒有利用途徑,最後不得不再進入處理廠的教訓”。
3、加強處罰,違法行為(wei) 納入信用管理係統
據統計,垃圾分類可使北京人均生活垃圾產(chan) 生量減少2/3,有利於(yu) 改善垃圾品質,使得焚燒(或填埋)得以更好的無害化處理。
除了產(chan) 生生活垃圾的單位,《修正案》還首次明確,個(ge) 人也是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ti) ,並針對未按照分類標準投放生活垃圾的行為(wei) 增設了相應罰則,將相關(guan) 違法行為(wei) 納入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如個(ge) 人未將生活垃圾分別投放至相應收集容器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處200元罰款。垃圾收集、運輸單位不符合分類標準的,處1萬(wan) 元以上5萬(wan) 元以下罰款;情節嚴(yan) 重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吊銷生活垃圾收集、運輸經營許可證。以加大了對垃圾收集、運輸單位混裝混運的處罰力度。
劉建國說,推行垃圾分類主要是靠“大棒”,就是法定的責任必須要去履行,如果做不到,罰款額度較大,甚至還要坐牢,但“這需要有一個(ge) 過程”。而當前不按要求分類,拒不改正的個(ge) 人,將麵臨(lin) 200元罰款,這額度“不算大”。“具體(ti) 的處罰額度是其次,主要是起到一種震懾作用,促進大家去守法。”

關(guan) 注公眾(zhong) 號
獲取更多行業(ye) 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於網絡,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係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