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數字經濟,大數據安全是前提
時間:2018-08-27 14:22 閱讀:1167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據報道,正在開展的全國網絡安全執法大檢查行動,首次將對大數據安全的整治納入其中。這一專(zhuan) 項整治將對我國大數據信息內(nei) 容、存儲(chu) 位置、所涉企業(ye) 進行全麵摸底,包括大數據的采集、存儲(chu) 、應用、傳(chuan) 輸、銷毀等全生命周期的監管、安全以及保護。
作為(wei) 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大數據與(yu) 互聯網、人工智能、雲(yun) 計算以及物聯網等技術協同發展,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成為(wei) 全球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我國發布了《關(guan) 於(yu) 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ti) 服務和監管的若幹意見》《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大數據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積極支持和促進大數據發展。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現階段,大數據安全是網絡安全中問題最為(wei) 突出的。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對公民個(ge) 人、數字經濟企業(ye) 而言,大數據的違法運用都會(hui) 造成嚴(yan) 重危害。
違法運用大數據,可能會(hui) 危害國家安全、政治安全、軍(jun) 事安全,譬如國家公職人員出行、舉(ju) 辦或參加重要會(hui) 議等信息被采集、泄露。例如,名為(wei) 劍橋分析的數據谘詢公司被曝料,其通過臉書(shu) 網站收集8700萬(wan) 用戶的偏好信息,然後利用這些信息進行針對性的廣告推送。
違法運用大數據,還可能損害個(ge) 人信息安全。除了違法采集個(ge) 人隱私信息外,通過分析合法采集的信息對個(ge) 人實施“精準畫像”,描繪出該個(ge) 體(ti) 的身份職務、作息時間、活動區域、社交範圍、日常收支、健康狀況等,可以實現對其全方位透視。如果由於(yu) 企業(ye) 內(nei) 控製度不完善或安防技術滯後,導致個(ge) 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竊取,則極易助長詐騙、盜竊等違法行為(wei) 。有相關(guan) 研究機構發布的調查顯示,在取樣的208家企業(ye) 中,69%曾在過去一年內(nei) “遭公司內(nei) 部人員竊取數據或試圖盜取”。還有一些企業(ye) 將收集的個(ge) 人信息向第三方主體(ti) 提供,進行非法交易謀利。
違法運用大數據,可能導致企業(ye) 自身利益受損。數字經濟企業(ye) 違法運用數據信息,會(hui) 造成企業(ye) 自身形象受損、競爭(zheng) 力下降,不僅(jin) 會(hui) 影響企業(ye) “走出去”,還可能引發監管部門的高額罰款、業(ye) 務禁止等製裁,不利於(yu) 企業(ye) 長遠發展。具有域外效力的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已於(yu) 不久前生效,其重罰機製對違法采集處理數據的企業(ye) ,最高可處以2000萬(wan) 歐元或上一財年全球營業(ye) 額4%的罰款,可能直接導致企業(ye) 破產(chan) 。
大數據被喻為(wei) 21世紀的“鑽石礦”。但在大數據運用過程中,無論是侵犯個(ge) 人信息、損害企業(ye) 利益,還是危害國家安全,都是數字經濟良性發展的絆腳石。“礦”不可隨意挖,大數據安全是最重要的前提。 (據《光明日報》)

關(guan) 注公眾(zhong) 號
獲取更多行業(ye) 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於網絡,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係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