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工業通信業運行報告
時間:2014-04-22 17:43 閱讀:1907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今年以來,麵對錯綜複雜的經濟形勢,黨(dang) 中央、國務院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通過創新調控方式、明確經濟合理運行區間,有效引導社會(hui) 預期。一係列預調微調政策的效應在下半年逐步顯現,工業(ye) 生產(chan) 增速止跌回升,企業(ye) 經營狀況有所改善,結構調整紮實推進,市場信心明顯增強,工業(ye) 經濟呈現企穩回升的發展態勢,為(wei) 國民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2013年工業(ye) 通信業(ye) 運行基本情況
工業(ye) 生產(chan) 增速止跌回升,東(dong) 部地區率先企穩。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11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9.7%,增速同比回落0.3個(ge) 百分點,但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別加快0.4個(ge) 和0.1個(ge) 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9.5%,二季度增長9.1%,三季度增長10.1%,10月份和11月份分別增長10.3%和10%,規模以上工業(ye) 增速自8月份以來已連續4個(ge) 月超過10%,回升跡象明顯。分區域看,1~11月份,東(dong) 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8.9%,同比加快0.2個(ge) 百分點,比上半年加快0.2個(ge) 百分點;中西部地區分別增長10.7%和11%,同比回落0.7個(ge) 和1.8個(ge) 百分點,但比上半年分別加快0.7個(ge) 和0.5個(ge) 百分點。
工業(ye) 產(chan) 品出口有所恢複,內(nei) 需仍是支撐工業(ye) 回升的關(guan) 鍵力量。近期,全球經濟複蘇步伐有所加快,我國外貿形勢有所好轉,工業(ye) 品出口增速低位回升。1~11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品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4.6%,增速同比減緩2.2個(ge) 百分點。其中,一、二、三季度同比分別增長6.2%、3.6%和3.9%,10月份和11月份分別增長6.1%和5.8%,下半年以來增速總體(ti) 回升,但仍處在相對較低的水平。在外需疲軟的情況下,內(nei) 需增勢平穩,前11個(ge) 月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和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9.9%和13%,帶動規模以上工業(ye) 保持平穩增長。
結構調整積極推進,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各行業(ye) 按照“十二五”工業(ye) 轉型升級規劃要求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加大對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行業(ye) 治理力度,列入2013年公告的19個(ge) 行業(ye) 落後生產(chan) 線已完成關(guan) 停。1~11月份,工業(ye) 完成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21%,占工業(ye) 投資的比重達到42.5%,同比提高1.1個(ge) 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1.7%,繼續快於(yu) 整體(ti) 工業(ye) 。節能技術改造和重點行業(ye) 能效對標達標行動穩步推進,扶持小微企業(ye) 的政策力度進一步加大。工業(ye) 空間布局進一步調整優(you) 化,產(chan) 業(ye) 轉移有序推進。國家新型工業(ye) 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在轉型升級中的集約集聚發展作用日益顯現。
企業(ye) 效益有所改善,但主營活動利潤偏低。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3.7%,增速同比提高13.2個(ge) 百分點,比上半年加快2.6個(ge) 百分點。主營業(ye) 務收入利潤率為(wei) 5.59%,比去年同期提高0.13個(ge) 百分點。盡管工業(ye) 企業(ye) 總體(ti) 經營狀況有所改觀,但主業(ye) 盈利水平仍然較低。前10個(ge) 月,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主營活動利潤同比增長5.4%,增速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別放緩1.8個(ge) 和7個(ge) 百分點。以主營活動利潤計算的收入利潤率為(wei) 5.66%,較去年同期下降0.36個(ge) 百分點。
市場信心增強,社會(hui) 預期向好。三季度,企業(ye) 景氣指數達到121.5,比二季度上升0.9個(ge) 點;企業(ye) 家信心指數達到119.5,比二季度回升2.5個(ge) 點。11月份,國家統計局調查的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達到51.4%,已連續四個(ge) 月保持在51%以上。工業(ye) 生產(chan) 者出廠價(jia) 格同比下降1.4%,與(yu) 5月份2.9%的降幅相比明顯收窄。三季度,工業(ye) 產(chan) 能利用率比前兩(liang) 個(ge) 季度也有所提高。
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信息消費快速增長。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前11個(ge) 月,互聯網和數據通信領域投資同比增長28.4%。用戶規模持續擴大。截至11月底,全國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2.23億(yi) 戶,其中3G用戶3.87億(yi) 戶,占比達到31.6%。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新增1822.1萬(wan) 戶,總用戶達到1.88億(yi) 戶,其中4M以上寬帶用戶比例達到77.4%;農(nong) 村地區寬帶接入用戶達到4699.7萬(wan) 戶,新增651萬(wan) 戶,城市和鄉(xiang) 村寬帶用戶比例由去年同期的3.31:1縮小到3.0:1。智能移動終端呈現加速增長態勢。1~10月,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3.48億(yi) 部,同比增長178%,自主品牌智能手機、智能電視國內(nei) 銷量繼續快速增長。信息服務增勢平穩。通信業(ye) 完成業(ye) 務收入1.067萬(wan) 億(yi) 元,增長8.5%;我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9.7萬(wan) 億(yi) 元,增長34%;軟件業(ye) 前10月完成業(ye) 務收入2.53萬(wan) 億(yi) 元,增長24.1%。信息消費作為(wei) 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拉動作用日益明顯。
盡管經濟運行出現了上述諸多積極變化,但仍麵臨(lin) 不少問題和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ge) 方麵:
一是經濟回升基礎仍不穩固。盡管當前內(nei) 需增勢基本平穩,但世界經濟複蘇基礎依然脆弱,外需總體(ti) 仍處在較低增長水平,總需求水平能否持續擴張還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同時,7月份以來工業(ye) 生產(chan) 等主要指標明顯反彈也與(yu) 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有一定關(guan) 係,並且經濟增速的回升也未引發企業(ye) 庫存出現明顯積極調整,工業(ye) 企業(ye) 庫存總體(ti) 仍處在較低水平。10月底,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產(chan) 成品庫存同比增長6.2%,比上年同期回落2.1個(ge) 百分點,比9月底僅(jin) 回升0.2個(ge) 百分點。11月份,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中的產(chan) 成品庫存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仍位於(yu) 50%的臨(lin) 界點之下。目前,企業(ye) 未顯現出回補庫存的明顯跡象,工業(ye) 擴張動力總體(ti) 仍顯不足。
二是產(chan) 能過剩矛盾突出。當前,我國產(chan) 能過剩已呈現出行業(ye) 麵廣、過剩程度高、持續時間長等特點,是影響工業(ye) 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突出矛盾。去年以來,國家統計局統計的6萬(wan) 餘(yu) 戶大中型企業(ye) 產(chan) 能綜合利用率基本低於(yu) 80%,產(chan) 能過剩從(cong) 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造船等傳(chuan) 統行業(ye) 向風電、光伏、碳纖維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擴展,部分行業(ye) 產(chan) 能利用率不到75%,但一些過剩行業(ye) 投資增長仍然較快,新的中低端產(chan) 能繼續積累,進一步加劇了產(chan) 能過剩矛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近期對3545家企業(ye) 的調查顯示,67.7%的企業(ye) 認為(wei) ,要消化目前的過剩產(chan) 能,需要“3年以上”的時間,其中認為(wei) 需要“5年及以上”的企業(ye) 占到22.7%。化解產(chan) 能過剩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三是企業(ye) 特別是小微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困難依然突出。與(yu) 往年相比,當前工業(ye) 企業(ye) 盈利水平依然偏低,前10個(ge) 月企業(ye) 虧(kui) 損麵為(wei) 14.7%,同比提高0.3個(ge) 百分點,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總體(ti) 仍較困難。在工業(ye) 品出廠價(jia) 格連續21個(ge) 月下降的情況下,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成本上升較快,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每百元主營業(ye) 務收入中平均成本要占到85.81元,同比上漲0.44元,相應增加的企業(ye) 成本相當於(yu) 同期新增利潤總額的2/3。10月底,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2.5%,高於(yu) 主營業(ye) 務收入1.4個(ge) 百分點,在41個(ge) 工業(ye) 行業(ye) 中有26個(ge) 行業(ye) 應收賬款增幅高於(yu) 主營業(ye) 務收入增幅,企業(ye) 資金壓力依然較大。量大麵廣的小微企業(ye) 經營困難問題更加突出。11月份,小型企業(ye) 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為(wei) 48.3%,已連續4個(ge) 月回落,並且連續20個(ge) 月運行在50%的臨(lin) 界值之下。
四是工業(ye) 推進提質增效升級的任務緊迫而艱巨。在持續發生大範圍霧霾天氣的嚴(yan) 峻形勢下,倒逼產(chan) 業(ye) 結構加快調整壓力增大。1~11月份,單位工業(ye) 增加值能耗降低4.8%,離完成全年降低5%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兩(liang) 高一資”行業(ye) 產(chan) 能出現加快釋放又會(hui) 明顯加大節能減排壓力。隨著工業(ye) 潛在增長率下降,多年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更加凸顯,工業(ye) 調結構、轉方式任務更加迫切。近年來,工業(ye) 要素投入的邊際效應不斷減弱,我國工業(ye) 已進入必須依靠創新驅動、深化改革、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才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關(guan) 鍵階段。2009年以來,我國大中型工業(ye) 企業(ye) 的研發投入強度不斷回落,新產(chan) 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ye) 務收入的比重持續下降,製造業(ye) 增量資本產(chan) 出率急劇上升,全要素生產(chan) 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降低,集中反映了我國研發創新投入不足、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和經濟增長質量下降等突出問題,必須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大力提高質量效益。
我國經濟正處於(yu) 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疊加的發展階段,短期問題和中長期問題相互交織,體(ti) 製性矛盾和結構性問題並存,加上世界經濟仍處在深度調整過程中,使我國經濟發展環境更趨複雜。隨著國內(nei) 外經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以及我國工業(ye) 化進程的深入推進,我國工業(ye) 已由過去的高速增長期進入到了以結構調整為(wei) 主的中高速增長新階段,預計今年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較去年增長9.7%左右。
二、2014年工業(ye) 發展環境分析
2014年,我國經濟發展具備很多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工業(ye) 化、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深入推進,將為(wei) 擴大內(nei) 需、發展實體(ti) 經濟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全麵深化改革將更加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ye) 的發展環境持續優(you) 化,將進一步激發工業(ye) 發展活力。在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和全社會(hui) 對轉型升級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的共識不斷增強的情況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繼續深入推進,將進一步增強工業(ye) 發展後勁。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國內(nei) 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在工業(ye) 潛在增長率下降的情況下,多年積累的深層次問題與(yu) 結構調整投入不足的矛盾更加凸顯,保持工業(ye) 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還要付出巨大努力。
從(cong) 國際看,發達經濟體(ti) 宏觀指標總體(ti) 改善,部分新興(xing) 市場國家經濟增長也有所趨穩,明年世界經濟複雜步伐有望略有加快,外貿形勢將得到一定程度改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月份預計明年全球經濟增長3.6%,比今年高0.7個(ge) 百分點;世界貿易組織9月份預計明年全球貿易規模增長4.5%,比今年高2個(ge) 百分點。但影響全球經濟複蘇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依然較多,美國量化寬鬆政策退出節奏仍不明朗,歐元區債(zhai) 務上升和失業(ye) 率高企問題依然突出,日本短期刺激政策效應遞減,新興(xing) 市場國家中俄羅斯和印度存在滯脹風險。同時,國際市場競爭(zheng) 日趨激烈、貿易投資保護主義(yi) 加劇以及我國出口傳(chuan) 統競爭(zheng) 優(you) 勢減弱也將對外貿增長形成製約。另外,10月份開幕的第114屆廣交會(hui) 的采購商與(yu) 會(hui) 人數比113屆環比減少6.5%,比第112屆同比微增0.1%;出口成交額環比下降10.9%,同比下降3%,預示著未來一段時間內(nei) 我國出口形勢總體(ti) 仍不容樂(le) 觀。綜合看,明年我國出口形勢可能略好於(yu) 今年,但總體(ti) 仍將延續低速增長的格局。
從(cong) 國內(nei) 看,我國經濟仍處於(yu) 大有可為(wei) 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擴大內(nei) 需潛力巨大,但製約因素也在增多,明年內(nei) 需增長麵臨(lin) 一定下行壓力,但投資和消費結構都有望得到進一步優(you) 化。
從(cong) 投資看,今年1~11月份,全國完成固定資產(chan) 投資39.1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9.9%。其中,民間投資24.8萬(wan) 億(yi) 元,增長23.2%,占固定資產(chan) 投資總額的63.5%,比去年同期提高1.7個(ge) 百分點。隨著三中全會(hui) 後民間投融資環境的不斷完善,以及企業(ye) 技術改造投資力度的持續加大,明年民間投資和技術改造投資活動會(hui) 更趨活躍,將在穩定投資增長、提高投資效率等方麵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但也要看到,前11個(ge) 月,全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僅(jin) 增長14.3%,同比回落14.5個(ge) 百分點,反映未來投資增長動力下降。同時,受地方融資平台監管收緊和財政收支矛盾等因素影響,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後勁不足。製造業(ye) 投資受產(chan) 能過剩和利潤偏低影響,總體(ti) 仍將維持低速增長格局。今年以來,我國房屋新開工麵積和土地購置麵積均處在低位水平,並且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地產(chan) 開發呈現出供大於(yu) 求的跡象,預計房地產(chan) 投資增速也將有所放緩。綜合分析,明年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可能穩中略降,但民間投資和技術改造投資有望保持較快增長,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將繼續發揮在經濟增長中的關(guan) 鍵作用。
從(cong) 消費看,今年1~11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別加快0.3個(ge) 和0.1個(ge) 百分點,呈現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信息消費等新型消費業(ye) 態增長較快,成為(wei) 消費增長中的亮點。在信息技術深入應用和中央加大對信息消費等新消費熱點培育力度的作用下,明年信息消費將延續快速增長勢頭。隨著我國消費結構加速升級,居民對高端消費產(chan) 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高端消費市場也有望加快增長。前11個(ge) 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ye) 1244萬(wan) 人,已提前完成全年新增900萬(wan) 人的目標任務。三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ye) 率繼續保持在4.04%的較低水平。就業(ye) 市場的良好形勢將為(wei) 居民消費平穩增長打下基礎。但是,今年以來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增速較去年同期均有所放緩,部分一線城市房價(jia) 上漲過快,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意願,對消費增長形成掣肘。綜合看,在國家著力擴大內(nei) 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宏觀調控政策基調下,明年消費仍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繼續發揮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基礎作用。
明年是我國全麵深化改革、紮實推進“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順利完成的重要一年,工業(ye) 發展環境總體(ti) 向好,但麵臨(lin) 的國內(nei) 外經濟形勢依然錯綜複雜,特別是工業(ye) 運行質量提升任務十分艱巨。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要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要更加注重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將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在轉型升級與(yu) 保持合理增長速度之間找到黃金平衡點。總的看,明年工業(ye) 經濟運行將延續穩中有進的態勢,生產(chan) 增速在合理區間運行,改革紅利將得到進一步釋放,企業(ye) 特別是小微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有望得到改善,工業(ye) 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步伐繼續加快。
三、重點行業(ye) 運行情況和發展趨勢判斷
從(cong) 工業(ye) 主要管理門類看,主要行業(ye) 運行特點和明年發展趨勢判斷如下:
原材料工業(ye) 。在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chan) 投資拉動下,原材料行業(ye) 運行總體(ti) 平穩,下半年以來生產(chan) 增速加快,企業(ye) 效益狀況有所改觀。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數據測算,今年1~11月份,原材料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0.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1個(ge) 百分點,快於(yu) 全部規模以上工業(ye) 增速0.6個(ge) 百分點。其中,一、二、三季度同比分別增長10.2%、10%和10.9%,10月份和11月份分別增長10.5%和10.2%。前10個(ge) 月,原材料工業(ye) 實現利潤總額在去年同期下降18.9%的基礎上增長15.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6.8個(ge) 百分點;收入利潤率為(wei) 4.06%,同比提高0.2個(ge) 百分點;企業(ye) 虧(kui) 損麵為(wei) 15.35%,同比下降0.32個(ge) 百分點。明年生產(chan) 增速可能適度回調,結構調整力度將不斷加大。明年房地產(chan) 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可能會(hui) 有所放緩,原材料主要下遊產(chan) 業(ye) 的投資需求難以改觀。同時,鋼鐵、水泥、平板玻璃和電解鋁等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矛盾突出,中央化解產(chan) 能過剩矛盾指導意見以及大氣汙染防治等政策措施的出台實施將加大落後產(chan) 能淘汰力度、加快行業(ye) 發展方式轉變。總體(ti) 看,明年原材料行業(ye) 增加值增速可能略有放緩,結構調整力度有望明顯加大。
鋼鐵行業(ye) 。生產(chan) 增速加快,出口明顯增加。1~11月份,我國累計生產(chan) 粗鋼7.1億(yi) 噸,同比增長7.8%,增速同比加快4.9個(ge) 百分點。出口鋼材5697萬(wan) 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2%。鋼材庫存持續下降,但仍高於(yu) 年初水平。據中國鋼鐵協會(hui) 對主要鋼材市場社會(hui) 庫存統計,鋼鐵社會(hui) 庫存量由年初的1188萬(wan) 噸連續上漲至3月份的1997萬(wan) 噸的高位,之後逐月下降,5月份後去庫存化加快,11月末庫存降至1240萬(wan) 噸,但仍高於(yu) 年初52萬(wan) 噸。市場供需矛盾突出,鋼材價(jia) 格回落。年初以來,鋼材價(jia) 格逐月回落,從(cong) 2月中旬的111.12點回落至6月末的98.52點,7、8月份略有回升,但受產(chan) 能加快釋放等影響,市場繼續呈現供大於(yu) 求的局麵,9月份以來鋼材價(jia) 格再次下跌。11月末,國內(nei) 鋼材綜合價(jia) 格指數下降為(wei) 99.33點。企業(ye) 效益有所好轉,但盈利水平仍然偏低。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10月份,冶金行業(ye) 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9.9%(去年同期為(wei) 下降48.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6.2個(ge) 百分點。但是,全行業(ye) 收入利潤率僅(jin) 為(wei) 2.16%,企業(ye) 虧(kui) 損麵同比下降2.67個(ge) 百分點,但仍高達23.4%。運行困局短期難以扭轉。明年基礎設施和房地產(chan) 投資可能有所回落,汽車、船舶等下遊用鋼行業(ye) 需求也難以明顯增加,預計鋼鐵行業(ye) 國內(nei) 需求難有改觀。另據國際鋼協最近預測,2014年全球鋼鐵表觀消費量將增長3.3%,僅(jin) 比今年提高0.2個(ge) 百分點,加上國際貿易摩擦明顯加劇,鋼材出口進一步加快的可能性不大。同時,當前鋼材庫存仍處在較高水平,並且產(chan) 品同質化競爭(zheng) 問題仍然突出,產(chan) 業(ye) 集中度呈下降趨勢,市場供需矛盾短期內(nei) 很難扭轉。在鋼材價(jia) 格缺乏回升動力的同時,鐵礦石價(jia) 格依然居高不下,將進一步吞噬鋼鐵企業(ye) 利潤。綜合看,明年鋼鐵生產(chan) 增速將有所放緩,總體(ti) 仍將維持微利狀態,生產(chan) 經營形勢依然嚴(yan) 峻。
有色行業(ye) 。生產(chan) 總體(ti) 平穩。1~11月份,有色行業(ye) 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3.3%,增速同比回落0.7個(ge) 百分點。主要產(chan) 品中,十種有色金屬產(chan) 量3691萬(wan) 噸,增長10.5%;其中,電解銅、電解鋁產(chan) 量分別增長14.3%和9.6%。銅材、鋁材產(chan) 量增長較快,累計增速均超過20%。價(jia) 格震蕩下行。11月29日,上海市場銅、鋁、鋅三個(ge) 月期貨價(jia) 格分別收於(yu) 50530元/噸、13975元/噸和14740元/噸,均明顯低於(yu) 年初水平。利潤降幅縮小,但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困難依然突出。前10個(ge) 月,有色金屬行業(ye) 實現利潤1438億(yi) 元,同比下降6.8%,降幅同比縮小12.6個(ge) 百分點,比上半年收窄5.6個(ge) 百分點。主營業(ye) 務收入利潤率為(wei) 3.39%,同比回落0.57個(ge) 百分點;企業(ye) 虧(kui) 損麵為(wei) 19.81%,同比擴大1.09個(ge) 百分點。明年運行形勢可能與(yu) 今年大體(ti) 相當。盡管有色行業(ye) 總體(ti) 市場需求難有改觀,但是隨著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的深入落實和結構調整的不斷推進,有色金屬深加工有望保持較快增長,將支撐有色行業(ye) 平穩運行。然而,我國有色金屬冶煉產(chan) 能過剩、礦山保障能力不足、高附加值產(chan) 品短缺的“中間大、兩(liang) 頭小”的產(chan) 業(ye) 鏈格局短期難以解決(jue) ,美國經濟複蘇步伐加快將導致黃金、銅等金屬的金融屬性走弱,主要有色金屬價(jia) 格可能持續低位震蕩。同時,國內(nei) 電力、環保和人工成本上升較快,企業(ye) 經營困難短期或難有改變,實現利潤可能基本維持在今年水平。
建材行業(ye) 。生產(chan) 增速穩中有升。1~11月份,建材行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2.2%,增速同比加快0.6個(ge) 百分點。生產(chan) 水泥22億(yi) 噸,增長9.2%;平板玻璃產(chan) 量7.1億(yi) 重量箱,增長11.6%。製品業(ye) 及深加工業(ye) 的拉動作用日益增強。據中國建材聯合會(hui) 統計,規模以上混凝土與(yu) 水泥製品業(ye) 、建築用材和輕質建材等製品與(yu) 深加工行業(ye) 實現主營業(ye) 務收入增速均超過20%,明顯高於(yu) 傳(chuan) 統建材行業(ye) ,對建材行業(ye) 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水泥、平板玻璃行業(ye) 遏製產(chan) 能過剩初見成效,產(chan) 品價(jia) 格緩慢回升。據中國建材聯合會(hui) 統計,前三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水泥熟料生產(chan) 線32條,新增水泥熟料生產(chan) 能力4053萬(wan) 噸;累計新增浮法玻璃生產(chan) 線17條,新增產(chan) 能6184萬(wan) 重量箱。截至9月底,水泥熟料、平板玻璃新增產(chan) 能為(wei) 去年全年新增產(chan) 能的43%和45%,目前在建的水泥、平板玻璃項目有一半以上不同程度地放緩了進度或停止了建設。在新增產(chan) 能得到初步遏製、市場供需矛盾有所緩解的情況下,今年以來水泥、平板玻璃價(jia) 格總體(ti) 穩定, 8月份以來基本呈現小幅回升的態勢。效益狀況有所好轉。前10個(ge) 月,建材行業(ye) 實現利潤增長21.3%(去年同期為(wei) 下降5.2%),增速比上半年加快3.1個(ge) 百分點。主營業(ye) 務收入利潤率為(wei) 6.47%,同比提高0.28個(ge) 百分點;企業(ye) 虧(kui) 損麵為(wei) 12.47%,同比收窄0.18個(ge) 百分點。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有望延續。今年以來,水泥、平板玻璃等傳(chuan) 統建材行業(ye) 化解產(chan) 能過剩矛盾已初顯成效,建材製品業(ye) 和深加工行業(ye) 發展態勢良好,結構調整取得了積極進展。下一階段要繼續抓好化解產(chan) 能過剩工作,大力發展低耗能、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綠色建材等行業(ye) ,在推動建材行業(ye) 運行基本平穩的同時,進一步提質增效。
石化行業(ye) 。生產(chan) 增勢基本平穩。1~11月份,石化行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7.9%,增速同比回落0.2個(ge) 百分點,其中化工行業(ye) 增長12.2%。主要產(chan) 品中,乙烯和燒堿產(chan) 量分別增長8.4%和5.9%,增速同比加快11個(ge) 和1.8個(ge) 百分點;純堿產(chan) 量同比下降1.5%。多數產(chan) 品價(jia) 格見底回升。今年以來,主要石油化工產(chan) 品價(jia) 格呈現下跌趨勢,進入三季度之後,產(chan) 品價(jia) 格持續下滑的態勢基本得到遏製,多數產(chan) 品價(jia) 格有所回升。據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hui) 統計,盡管石油和化工行業(ye) 價(jia) 格指數同比仍然下降,但是環比已連續數月小幅回升。9月份,在主要監測的化工產(chan) 品中,70%的產(chan) 品價(jia) 格環比上漲。除有機化學品外,純堿、燒堿等部分持續下跌的無機化學品價(jia) 格也出現了回升。效益恢複性回升。前10個(ge) 月,石化行業(ye) 實現利潤總額3586億(yi) 元,在去年同期下降5.8%的基礎上增長9.3%,比上半年加快11個(ge) 百分點。其中,化工行業(ye) 利潤總額增長11%。明年將保持平穩增長。近期,石化行業(ye) 運行呈現企穩回升的積極態勢,油氣價(jia) 格形成機製改革、加快頁岩氣開發、煤層氣開發、穩步推進煤化工項目等一係列政策效應的顯現將進一步鞏固行業(ye) 向好發展的基礎。但也要看到,當前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問題突出,明年房地產(chan) 、建築和汽車等下遊行業(ye) 需求狀況難有改觀,市場供需失衡矛盾調整難度較大,加上資源環境約束加強和企業(ye) 經營成本高企,行業(ye) 運行情況短期仍難以明顯好轉。預計明年石化行業(ye) 運行態勢總體(ti) 平穩。
裝備製造業(ye) 。在汽車行業(ye) 支撐,以及固定資產(chan) 投資穩定增長和出口持續回升的拉動下,裝備工業(ye) 生產(chan) 增速連續五個(ge) 月恢複。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11月份,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0.7%,增速同比加快2.5個(ge) 百分點,高於(yu) 全部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速1個(ge) 百分點。其中,一、二、三季度分別增長9%、9.3%和11.2%,10月份和11月份分別增長13%和13.9%,已連續5個(ge) 月回升。其中,汽車製造業(ye) 增長14.3%,增速同比加快5.7個(ge) 百分點,是帶動裝備工業(ye) 生產(chan) 回升的重要力量。出口增速持續回升。受全球經濟回暖和去年基數前高後低的影響,裝備工業(ye) 出口交貨值扭轉了年初以來降幅持續擴大的趨勢,6月份以來增速不斷回升,11月份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6.5%。效益狀況繼續改善。前10個(ge) 月,裝備工業(ye) 實現利潤10536億(yi) 元,同比增長14.9%,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12.8個(ge) 百分點,較上半年加快3.5個(ge) 百分點;主營業(ye) 務收入利潤率為(wei) 6.39%,同比提高0.15個(ge) 百分點;企業(ye) 虧(kui) 損麵為(wei) 14.68%,同比擴大0.6個(ge) 百分點。裝備行業(ye) 運行仍將延續恢複回升基調,行業(ye) 內(nei) 部可能出現分化。盡管明年固定資產(chan) 投資難以加快增長,但出口形勢可能有所改觀,同時中國機械聯合會(hui) 重點聯係企業(ye) 的累計訂貨額增速也呈現持續小幅加快之勢,預計明年行業(ye) 需求狀況總體(ti) 平穩,將支撐裝備工業(ye) 繼續恢複增長。受產(chan) 能過剩影響,冶金礦山設備、重型機械、普通機床等行業(ye) 短期仍然難以擺脫低迷態勢。在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政策背景下,明年高檔機床、機器人等高端裝備製造業(ye) 有望加快發展。汽車和農(nong) 機產(chan) 銷在今年增速較高的基礎上可能適度回落,但大型高端農(nong) 機仍有望實現快速增長。
汽車行業(ye) 。產(chan) 銷量保持較快增長。據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統計,1~11月份,全國汽車累計產(chan) 、銷量分別為(wei) 1999萬(wan) 輛和1986萬(wan) 輛,同比增長14.3%和13.5%,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9.8個(ge) 和9.5個(ge) 百分點。其中11月份產(chan) 、銷量分別為(wei) 213萬(wan) 輛和204萬(wan) 輛,增長21.2%和14.1%。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有所回落。1~11月份,共銷售中國品牌乘用車646萬(wan) 輛,增長11.5%,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0%,同比下降1.3個(ge) 百分點。1.6升及以下轎車市場份額小幅提高。1~11月份,共銷售1.6升及以下轎車780萬(wan) 輛,增長13.1%,占轎車銷售總量的比重為(wei) 72%,同比提高1.2個(ge) 百分點。市場集中度有所提升。1~11月份,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ye) 集團銷量合計為(wei) 1758萬(wan) 輛,增長15.2%,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8.5%,同比提高1.3個(ge) 百分點。出口量下降。1~11月份,我國出口汽車89.4萬(wan) 輛,較去年同期下降7.4%。效益狀況良好。前10個(ge) 月,汽車行業(ye) 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2.4%,增速同比加快13.4個(ge) 百分點。主營業(ye) 務收入利潤率為(wei) 8.19%,同比提高0.36個(ge) 百分點;企業(ye) 虧(kui) 損麵為(wei) 14.48%,同比下降0.79個(ge) 百分點。新能源汽車有望成為(wei) 新的增長亮點,但汽車產(chan) 銷增速整體(ti) 可能適度回落。在居民汽車保有量持續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我國能源、交通和空氣質量壓力不斷加大,采取限購政策的城市恐將進一步增多,明年汽車產(chan) 銷可能在今年高位增長的基礎上有所回落。在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推進實施和相關(guan) 公共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的作用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有望加快發展。
船舶行業(ye) 。生產(chan) 持續低迷,企業(ye) 效益銳減。1~11月份,全國造船完工量3886萬(wan) 載重噸,同比下降23.1%,降幅同比擴大4.9個(ge) 百分點;其中出口船舶占總量的83.4%。1~10月份,中國船舶工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80家重點監測企業(ye) 實現利潤總額52.3億(yi) 元,同比下降49.8%。新承接船舶訂單繼續恢複性回升。1~11月份,新承接船舶訂單量5186萬(wan) 載重噸,同比增長204.3%(上年同期同比下降49.4%);其中出口船舶占總量的92.7%。手持訂單降幅收窄。截至11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11923萬(wan) 載重噸,同比增長5.2%(上年同期同比下降30.3%),比2012年底手持訂單增長11.5%;其中出口船舶占總量的87.8%。明年運行環境可能略有好轉。在國際航運市場溫和回暖的情況下,船舶工業(ye) 運行中呈現出的積極跡象有所增多,隨著世界經濟複蘇步伐加快和《船舶工業(ye) 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的推進實施,明年行業(ye) 發展環境有望繼續改善,但船舶行業(ye) 過剩產(chan) 能短期內(nei) 難以消化,低迷運行的總體(ti) 格局不會(hui) 出現根本轉變。
消費品工業(ye) 。受居民消費支出增速放緩和外需不振等因素影響,消費品工業(ye) 生產(chan) 總體(ti) 趨緩,但三季度以來呈現穩中有升的發展勢頭。1~11月份,消費品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9.6%,增速同比回落1.5個(ge) 百分點。其中,一、二、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6%、9.1%和9.9%,10月份和11月份分別增長10%和9.3%。效益狀況良好。前10個(ge) 月,消費品工業(ye) 實現利潤14649億(yi) 元,同比增長15.9%,比上半年加快0.7個(ge) 百分點;主營業(ye) 務收入利潤率為(wei) 6.17%,同比提高0.14個(ge) 百分點;虧(kui) 損麵為(wei) 12.72%,同比擴大0.48個(ge) 百分點。消費品工業(ye) 仍將保持平穩增長的運行態勢。在明年國家延續擴大內(nei) 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宏觀調控政策的同時,國際經濟形勢也有望略有好轉,消費品工業(ye) 麵臨(lin) 的外部發展環境總體(ti) 改善,但同時也存在居民收入增幅放緩、部分小微型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困難加大等製約因素,預計明年消費品工業(ye) 運行總體(ti) 平穩。
輕工行業(ye) 。生產(chan) 基本平穩。1~11月份,輕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9.9%,增速比去年同期放緩1.2個(ge) 百分點。其中,農(nong) 副食品加工、食品製造和酒及飲料生產(chan) 等3個(ge) 行業(ye) 分別回落4.3個(ge) 、1.5個(ge) 和2.8個(ge) 百分點,大食品行業(ye) 增速下滑是導致輕工業(ye) 生產(chan) 放緩的主要原因。結構調整初顯成效。從(cong) 主要輕工產(chan) 品產(chan) 量看,前10個(ge) 月,太陽能電池、家用電熱水器、電動自行車等附加值相對較高的產(chan) 品產(chan) 量增速較快,而以紙、革為(wei) 代表的原料類產(chan) 品和被轉型替代的產(chan) 品產(chan) 量降幅較大。利潤保持較快增長。前10個(ge) 月,輕工行業(ye) 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5.1%,增速同比回落2.8個(ge) 百分點;主營業(ye) 務收入利潤率為(wei) 5.79%,比去年同期略有提高;企業(ye) 虧(kui) 損麵為(wei) 12.13%,同比擴大0.75個(ge) 百分點。輕工行業(ye) 進入中高速平穩增長階段。在傳(chuan) 統的低成本優(you) 勢不斷削弱、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以及家電下鄉(xiang) 等刺激消費政策退出的背景下,我國輕工行業(ye) 發展已顯現出由以規模擴張為(wei) 主的高速增長期向以追求質量品牌為(wei) 主的中高速增長期的階段性轉變特征,預計明年這一勢頭仍將延續。
紡織行業(ye) 。生產(chan) 較為(wei) 低迷。1~11月份,紡織行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8.5%,增速同比回落2個(ge) 百分點,低於(yu) 全部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速1.2個(ge) 百分點。主要產(chan) 品中,紗、布、服裝產(chan) 量同比分別增長8.3%、5.6%和0.7%,增速同比回落6.4個(ge) 、5.3個(ge) 和5.7個(ge) 百分點。出口增長總體(ti) 平穩。1~11月份,紡織行業(ye) 實現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7.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7個(ge) 百分點。其中,一、二、三季度分別增長6.3%、8.5%和6.1%,10月份和11月份增長5.9%和8.1%。企業(ye) 效益改善。1~10月份,紡織行業(ye) 實現利潤2439億(yi) 元,同比增長18.3%,增速比去年同期和上半年分別加快16.2個(ge) 和1.7個(ge) 百分點;主營業(ye) 務收入利潤率為(wei) 4.83%,同比提高0.27個(ge) 百分點;企業(ye) 虧(kui) 損麵為(wei) 14.38 %,同比縮小0.2個(ge) 百分點。明年運行形勢總體(ti) 平穩。在國內(nei) 消費平穩增長和外需回暖有望加快的情況下,紡織行業(ye) 運行麵臨(lin) 的需求環境可能略有改觀,但當前國內(nei) 外棉花價(jia) 差依然較大,同時人工等成本過快上漲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國紡織行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我國紡織服裝產(chan) 品出口在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國的市場份額均有所下降。綜合看,明年紡織行業(ye) 將保持平穩增長的發展態勢。
電子製造業(ye) 。我國電子製造業(ye) 對外依存度高,行業(ye) 運行與(yu) 國際形勢密切相關(guan) ,受複雜多變的世界經濟形勢影響,電子製造業(ye) 生產(chan) 小幅波動。1~11月份,電子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1.2%,增速同比回落0.4個(ge) 百分點。其中,一、二、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5%、11.7%和10.5%,10月份和11月份增長11.8%和11.3%。在出口增長回升的拉動下,電子製造業(ye) 生產(chan) 增速已連續3個(ge) 月超過11%。效益狀況有所好轉,但扭虧(kui) 增盈任務依然艱巨。1~10月份,電子製造業(ye) 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1.3%,增速較去年同期加快11.3個(ge) 百分點。主營業(ye) 務收入利潤率為(wei) 3.43%,同比提高0.31個(ge) 百分點,企業(ye) 盈利水平有所提高,但虧(kui) 損問題突出。前10個(ge) 月,企業(ye) 虧(kui) 損麵達到23.89%,較去年同期提高0.91個(ge) 百分點。明年全球經濟複蘇步伐有望略有加快,電子製造業(ye) 麵臨(lin) 的運行環境總體(ti) 上可能會(hui) 有所好轉,但依然麵臨(lin) 較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

關(guan) 注公眾(zhong) 號
獲取更多行業(ye) 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於網絡,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係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公海赌赌船官网jc710(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